单项:新秀老将共同演绎 中国队喜忧参半
在本届世界锦标赛六个单项决赛中,除韩国运动员梁鹤善卫冕跳马冠军外,其余五个单项的冠军,均是新科状元。其中自由体操、鞍马和双杠,均有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运动员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巴西的纳巴雷托和荷兰的佐德兰德,分别获得了吊环和单杠金牌。在六个项目的奖牌中,曾获得2011年世界锦标赛奖牌的名单中,也仅有日本的内村航平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余的16枚奖牌,全部由新人所取代。
单杠:整体水平有提高 我国腾越动作急需改进
I)规则变化:
新奥运周期的规则中单杠项目最大的变化是对难度连接加分的改变:即对“D组和D组以上的杠上动作+D组和D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的加分,由0.2分减小为0.1分。飞行动作+飞行动作加分幅度,保持原来的价值。这改变是使得本届世界锦标赛单杠项目的D分价值较之以前有着明显的下降,参加决赛的八名运动员的平均D分为7.037分,明显低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7.400分和2011年世界锦标赛的7.357分。这届世界锦标赛只有三名运动员的D分超过7.0分以上(见表9),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的八名运动员,除美国的霍顿的D分为6.8之外,其他七名运动员均在7.0分以上,最高的是冠军——佐德兰德的7.9分。甚至2011年世界锦标赛上,决赛的八名运动员除美国的奥洛兹科失败之外,其余七名运动员的D分也在7.0分以上。D分降低的其主要原因是连接加分的减少。这从表9中可以一目了然。这个连接加分的改变,对在以往以连接加分高人一筹的中国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在2011年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的邹凯和张成龙,分别战胜了来势汹汹的多名单杠名将,包揽了单杠项目的金银牌,这不仅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世界锦标赛上包揽单杠项目的前二名,同时也是连续第三次蝉联单杠项目的世界体操锦标赛金牌,而且,也追平了日本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上五次获得单杠金牌的记录。在那届世界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之所以能包揽前二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连接加分分别高达0.8分,远远高出其他外国运动员。而如今,这样的优势不仅是不复存在,而且,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II)飞行动作:
从单杠项目的本身特点和世界发展趋势来看,要想在这个项目上能有立足之地长盛不衰,就必须要在成套动作中,能高质量地完成1个或多个空翻越杠动作,甚至空翻越杠接空翻越杠的高难连接动作。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佐德兰德就在决赛中展示了一套惊心动魄、回味无穷的高难动作,特别是连续三个高难动作的连接,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惊讶不已。由于规则的改变,他在这届世界锦标赛上的也展示了二个高难度动作的连接:直体后空翻越杠转体360度(G组)——团身后空翻二周度越杠(D组);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越杠(F组)——盖洛德2(E组)。这样的连接是举世无双、前无古人,淋漓尽致地把单杠项目特有的一系列赏心悦目、精彩无比的高难空翻越杠动作的魅力,展示在观众和裁判面前。从而征服了观众、赢得了裁判。再从难度数量来看:参加决赛的运动员共有5个G组和8个F组,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有2个G组和5个F组,2011年世界锦标赛共有3个G组和6个F组,难度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参加决赛的八名运动员中,唯独中国运动员林超攀没有空翻越杠动作,更是没有F组、更谈不上G组动作了。除加藤凌平和林超攀之外,其余六名运动员,个个有G组动作(见表12)。显而易见,我国在这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相比,依然处于落后的局面。而且也落后于日本和韩国。日本主力运动员在单杠上的成套动作中,几乎是人人有空翻越杠的动作,完成得十分轻松。我国运动员必须要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否则,“有空翻没越杠;有越杠没空翻”的尴尬情况将会进一步延续,直接会影响到我国在单杠项目上进一步的发展。衷心希望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继续保持我国独有的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单杠训练模式和套路的前提下,扬长避短,重视细节。能在“空翻越杠”的技术上再下点功夫,那将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III)难新动作:
A)Koste转体180度成扭臂握(难度价值:D组 里克霍维特斯金(白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