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舞 中国古代舞蹈。具有古代体操雏形。周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当时社会风尚非常重视舞蹈,在学校、民间以及军队中,舞蹈都很盛行。学校把“大舞”作为正式课程。大舞用于庙堂祭祀,按内容和形式分为两类。一类名“武舞”,用以歌颂武功,舞时执干(盾)和戚(斧)。《淮南子·谬称训》中记载:“禹时三苗叛,三败苗而仍不服”,于是禹改以“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这种武舞,还专门有“乐师”管理和传授,舞蹈时有严格规则。可见,公元前10世纪,我们的祖先已有了韵律体操的雏形。另一类名曰“文舞”(参见“文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