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体操

[业内交流]体操艺术性将回归

2014-11-15 12:18 中国体操协会

  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说:”体操是美的运动,技术和艺术都非常重要。体操发展至今,人们偏重于关注体操的技巧性而较少关注体操的艺术性。国际体联计划通过1至2年时间建立体操评分新体系。”并表示 ,国际体联计划从明年开始着手调整现有评分体系,更加注重体操难度与艺术的平衡。

  我是北京体操队的第一届老体操运动员。少年时,是“体操美”感染了我,把我吸引到什刹海体校体操班练习体操,启蒙训练是在国家体操队宋子玉的指导下进行的,身心都得到了体操美的熏陶。由于动作漂亮,在1959年取得了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全能冠军,后又达到了运动健将标准。退役后又从事体操裁判工作,曾在全国体操比赛中(长沙),给黄玉斌的吊环比赛(冠军)打过分——当时,黄玉斌和蔡焕宗的难度和质量都差不多,(给谁冠军都行)但栽判组的大部分人都认为黄玉斌的动作就是“漂亮”,所以,给了黄玉斌最高分。

  体操的“审美”,是西方“芭蕾”舞在体育中的体现。也可以说;体操是“横轴转动”的芭蕾舞。(“芭蕾”是纵轴转动)

  黄力平的双杠(世界冠军)-----曾称为“杠上芭蕾”。

  当时的体操——难度动作一定要体现“美”,而没有“美”的难度动作是毫无价值的。在难度相等的情况下,主要是比“美”的程度。而“完成分”的评定——难度达到10分以后,就是比“美”。“美”的评定是要分“格”的(是一种加分因素)————非常“美”-----9,5分以上、比较“美”-----9,0分以上、一般“美”-----8,5分以上、欠“美”-----8,0分。然后再扣“勾、屈、分、动------”分。

  七十年代,日本发明了“海绵坑”,体操进入了“难度时代”。“难度不封顶”的规则出台以后,体操的“艺术美”逐渐被忽略。完成一套动作,只要难度系数高就能得高分。在比赛中,运动员 “拼难度”的结果;已经造成了“动作质量”下降,失败次数增多的局面,从而失去了体操的艺术灵魂,变成了不断“玩命”的杂技表演。今天,80岁的布鲁诺提出解决“难度与艺术”的平衡,是世界操坛的人心所向、是体操发展中,左、右纠偏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非常值得赞赏的决定。他谈的“体操艺术性”,其实就是“体操美”。

  何为“体操美”?

  二十多年前,在我为“体操训练大纲”的规定动作绘制连续动作图解时,进行了研究。

  文革后,(因工人体育场东门“体操雕塑”被砸)我协助中央美院雕塑系关竟大师,完成工体东门的大型“体操运动员”雕塑时,他对我说:“美”就是“和谐”。一切艺术都离不开“节奏和旋律”。因此,按照这个“定理”,找出了“体操艺术美”的主要评分因素。

  1,形体——

  a,长者为美。反之-----短者为“丑”。

  b,上、下比例-----西方讲“黄金分割线”(0.618)。上、下大约5比8为最合协(肚脐为界)。反之-----不和谐。

  c,脚面倒钩为美。反之-----正勾为丑。

  2,气质——

  a, 表情-----轻松、愉悦。(反之-----紧张、恐惧)

  b, 动作意识-----潇洒自如、速率稳定。(反之-----勉强、磕绊)

  3, 动作姿态(完成分)——不符合难度要求和运动规律的

  a, 分腿。

  b, 弯膝。

  c, 勾脚。

  d, 收髋。

  e, 塌腰。

  f, 身体歪、斜。

  g, 停顿。

  h, 移动。

  I, 跌下。

  J, 落地不稳。(移动或倒地)

  注:扣除“完成分”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艺术评分。

  4动作幅度

  符合运动规律(横、纵轴转动)的动作-----弧度、高度、远度。

  5动作节奏

  动作速度的------快、慢 、轻、重、缓、急。

  6动作韵律

  动作流程中的-----高、低、长、短。抑、扬、顿、挫。展、转、腾、挪。

  总之,进入裁判和观众眼帘的连贯、舒适、和谐的一套动作-----是一种全方位艺术美的享受;并且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记忆。这也就是体操“艺术美”的衡量价值。

  五十年代,体操由前苏联传入我国。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体操曾称霸世界。从而,——小巧玲珑的东方艺术美也融入到了世界体操竞赛的历程。因此,我们也期待着——中国对世界体操艺术美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