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针对青少年的营养问题早已受到上至国家、下至家庭的广泛重视,但针对体操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合理营养的重要性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体操运动的项目特征以及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特殊能量需求等方面,对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给从事体操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引起相关主管的领导和单位的重视,并针对性地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科学的营养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承受负荷能力、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以及防止运动性疾病也有着良好作用;而不当的膳食营养不但会降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还会影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和日后健康水平。所以,在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对他们日常膳食的偏好和习惯,作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
关键词:合理营养 青少年体操运动员
一、体操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及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征
竞技体操的男子项目除跳马外,其他各项都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由十几个动作组成的成套动作,而其中大多数的动作,都是高难度、需用全力才能完成的。竞技体操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平时的训练基本上都是反复高强度、短时间的无氧运动,决定了他们在训练时,主要是依靠糖和磷酸肌酸作为能量来源。糖原的储备量与摄入的含淀粉及糖的食物量有关,而肌酸的储备可由适量的摄取肉和蛋类食物为最佳。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多。与成人相比,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也少。因此,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容易疲劳。所以,在保证他们摄入充足的营养外,还得注意他们训练中的强度和时间控制,青少年膳食的三大能源物质大概的摄入分配应为: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碳水化合物占60%~65%。
二、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营养搭配的要求
对于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应该根据他们各训练期的要求不同来合理安排饮食,不仅要使运动员饮食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还要使各种营养素的搭配趋于合理、平衡和多样。在膳食中,应有肉、鱼、禽、蛋、豆等高蛋白质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谷类食物(包括适量的杂粮),以及脂肪和糖等纯热量食物。饮食中所含热量应与运动的需要相适应,每日摄入的能量应满足每日训练或比赛的需要,不宜缺乏或过剩。摄入能量过多会转变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对体脂水平不利。但能量摄入过少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产生疾病。因此,要对体操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进行测定,以指导膳食的安排。
体操训练和比赛是高强度的运动,特别是爆发力和较快的速度,要求运动员要动员足够的肌肉和集中注意力,这就加重了运动员的神经组织的负担。体操运动员在进行一个阶段大负荷训练后,神经系统亦会出现疲劳。这种疲劳不像肌肉疲劳那样有明显现象,它比较隐蔽、深沉,不易很快发现。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和营养修复,疲劳就会积累,引起皮质细胞的机能失调,产生过度疲劳,严重时,人体各种机能都会出现失调现象。为保持运动员紧张神经活动的需要,食物应提供充足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等营养。根据青少年的饮食特点,食物要求新鲜、种类多样化,色、香、味俱全,既能促进运动员的食欲,又容易被吸收消化,饮食的烹调方法要合理,要最大限度地保证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被破坏。一日三餐食物质量的分配及饮食制度应根据训练及比赛的实际情况予以科学安排。膳食营养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分配制度,应适合于不同运动训练时的生理、生化改变。
三、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三餐搭配
根据体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训练的需要,按比例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多吃自然食物,合理地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富含脂肪的动物性食品和保留适量复合高糖的食物的摄入。有关资料表明,全天训练的成年体操运动员,每日所需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为5:3:2,一日三餐合理的热量分配为:早餐36.5%、午餐35.5%、晚餐29.0%。我所调查的安徽省体操队青少年运动员周一到周五,上午是进行正常文化学习的,只有周六,才是全天训练,所以,一日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时,早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时,午餐应适当加强,但要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所以,除周六外,早、中、晚三餐的热能大至应为30%、40%、30%左右。在大运动量训练时,可考虑加餐或点,但应注意增添食物的全面营养和营养密度问题。
四、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
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前的一餐应至少在2、5小时前完成。正常情况下胃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精神紧张可使胃的排空延缓到5~6小时。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使剧烈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剧烈运动前不宜吃的过饱。运动后的进食应安排在运动结束30分钟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丢失,并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利增加食欲。有报道提出中等或小运动量的体育运动增加食欲,然而剧烈运动后的食欲常受到抑制,应注意大运动量后的热能供给,预防营养不足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五、自我筛选的错误认识和管理漏洞造成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缺失
由于体操项目需要对身体姿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活;在身体素质方面,对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要求较高。体操运动员要进行高难度翻滚和特技表演,这对于体型较小的人来说比较容易完成,正因为如此,体操运动员的身材都比较小,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可能是自我筛选(即只有天生瘦小的运动员才能在竞争中存留下来,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许多人试图通过减少食物摄入来获得瘦小的体型。
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应有正常的体重增长。许多运动员没有认识到这一事实,他们试图通过不健康的方法来实现较低的体重。有些运动员会通过限制摄食来达到控体重的目的,造成糖原储备下降和脱水问题,不仅影响运动能和不正常的压力,而且还违反了人体生长规律,最后造成低代谢率和内环境的紊乱。处于青春期的运动员属于对摄食紊乱最脆弱敏感的人群,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使他们的健康处于危险状况:
1、限制饮食的方法,可能会引起青春期的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营养摄入不足。
2、高强度训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当能量与营养摄入不足,运动员不能以最佳状态完成训练课的要求。
3、能量供应不足时,运动员的损伤发病率会提高。
4、钙的不足可能会增加体操运动员发生应激性骨折的危险。
除此之外,作者在对安徽省体操队青少年的膳食跟踪调查中发现,安徽省体操队运动员食堂,采取的是自助餐的就餐形式,勿庸自疑,食堂中的膳食品种丰富,能满足运动员的各种营养需求,但这并不代表着每个体操队的运动员都能摄入充足的营养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常有不吃早餐的现象出现,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和星期天,因为不用上学,自制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运动员,就常因“不想起床”而不吃早餐,因为管理人员的相对欠缺,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这些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寒暑假期间,也是他们冬训和夏训的时间段,他们的训练时间比上学时间段更长,训练强度也更大,而不吃早餐的危害也就倍数增大。
2、青少年体操运动员们挑食严重,因为缺乏相关人员监督,他们平时只按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挑选菜蔬和主食,比如,我发现常有队员一次只吃一两种菜、或只吃鸡腿而不吃素菜和主食的情况。
3、由于训练结束时间,常因各种情况而拖延,体操队的青少年队员常常吃不到可口的饭菜,因为放在加热锅里时间过长的菜蔬,其口感和营养都差强人意,常有青少年体操队员,因此不在食堂就餐,去超市买方便面或其它不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食品充饥。
4、另外,因为人员配备的原因,针对青少年体操队员,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膳食营养的教育,也没有针对相关营养素的生理、生化检验,所以,对这些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身体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也缺乏全面和起码的了解。
体操的项目特点决定了体操运动员需要平衡膳食和全面营养的基本特征。我国运动员膳食推荐量推荐,体操运动员每日能量摄入推荐值是:11~13岁青少年(男),每日摄取的能量应为2400kcal,其中蛋白质75克,钙1000毫克,铁16毫克 ,锌18毫克 ,13~17岁青少年(男)2900kcal,其中蛋白质85克,钙1000毫克,铁20毫克(大运动量或高温环境下训练为25mg),锌19毫克(大运动量或高温环境下训练为25mg)。当其热能消耗量为3500~4400kcal 时,一日的基本食物中应有300~400g肉类、250~500ml牛奶、500g以上的蔬菜、300~400g主食、少量的豆腐或豆制品等成分,热量不足或过多时可用主食、油脂或甜食调剂。
国内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日均能量摄入偏低,20%左右的运动员血清维生素处于缺乏状态,40%的运动员处于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状态,多数体操运动员铁摄入量偏少;此外,膳食钙摄入量(300-800mg/d)也明显低于我国推荐的运动员适宜钙摄入量(1000-1500mg/d)。而这些,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为了控制体重而减少饮食带来的不良后果。(来源:张长宝(国家二级营养师))
参考文献:
(1)丁楠、周君一.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和营养补充初探[J];少年体育训练 2010年01期
(2)孙贵昌、李玉凡.从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结构特点谈科学选材[J];辽宁体育科技 1998年03期
(3)曾丽、金成全.浅谈体操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贵州体育科技[J] 2006年03期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5)葛可佑.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二级)[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